小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在行走方面。例如,小儿在11个月左右时可以扶着栏杆独立站立,13至15个月时就能独立行走,到了两岁左右,步态逐渐稳定。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可能存在差异,这是正常现象。比如,在冬季因为穿着较多的衣物,行走不便,可能会延迟独立行走的时间。刚刚学习说话的时期,学习走路的时间也会相应延迟。但如果与正常差距过大,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疾病因素。
新生儿期是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生后28天内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虽然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容易遭遇体温不升、体重下降等问题,以及各种疾病如产伤、感染等,但根据这些特点,新生儿时期的儿童保健特别强调护理。例如,要保持新生儿房间的阳光充足、温度和湿度适宜;喂养方面,母乳喂养是方式;还需注意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方面。
随着小儿的成长,从幼儿期到学龄前期,再到学龄期,其体格和智能发育都在稳步增长。其中,学龄前期是儿童心理、智能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也要注意预防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抱婴儿的学问也有讲究。瑞典精神病学家波格伦博士指出,抱婴儿的位置可能会影响婴儿的成长。大多数母亲和父亲都会自然而然地把婴儿抱在左边,这样婴儿哭得较少,体重增加得较快,发育得较好。据说这是因为婴儿听到父母亲的心跳声会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关于小儿走路迟的原因,除了常见的缺钙因素外,还需要考虑神经系统和肌肉关节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小儿的语言、精细动作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也落后于同龄小儿,那么可能是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儿童玩耍荧光棒和激光电筒等玩具时要慎重。这些玩具虽然时尚,但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伤害。荧光棒中的成分和激光电筒的激光都有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
小儿的发育遵循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规律。根据年龄期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如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等。每个阶段的发育都为下一阶段奠定基础。从动作发育来看,儿童会走路前必须经历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等阶段。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等。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存在两次生长突增高峰。次从孕期四个月至出生后一年内;
第二次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发育。
胎儿期,身长和体重的增长非常迅速,特别是在孕期4至6个月和7至9个月时,增长尤为明显。而出生后,虽然生长速度开始减慢,但年中身长和体重的增长仍然非常快,大约是出生时的40至50和2倍左右。
到了青春期,生长速度再次加快,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都达到高峰。其中,男孩的增幅大于女孩。
人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时间进程并不一致,可分为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和生殖系统型等四种不同的生长模式。
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关键期,如脑细胞数量大量增加的脑组织生长关键期,以及长骨组织的关键生长期等。若在这些时期受到干扰,可能会造成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
关于青春期教育,早恋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其发生的原因既有客观环境的刺激,也有主观心理的需求。例如,性发育开始后,对性的不安、好奇和兴趣等情绪的产生,以及逆反心理的驱使等。
要防止和制止早恋,首先需要进行理想和人生观的教育。要引导青少年正确理解恋爱的真谛和含义,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恋爱与引导
在成长阶段,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有关于爱情的困惑与憧憬。在他们的观念形成时期,理想与人生价值观正逐步确立,而这也正是教育的重要时机。
当孩子们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目标时,他们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和获取科学文化知识中,为生活积蓄力量。即使有性意识的萌动,他们也能自我克制。一位中学生曾这样写道,面对求爱字条的困扰,他虽感到心神不宁,但也深知爱的权利和责任,因为他们还年轻。但除此之外,他们还明白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待他们去完成。
在教育上,性知识和社会道德教育应紧密结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内容应有所侧重。对于12至16岁的孩子,应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性发育;对于16至18岁的孩子,可简略介绍一些性知识,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异性和爱情;而对于成年人,则应引导他们认真思考未来的婚姻和家庭问题。
还需进行性意识和性道德的诱导教育。面对社会的不良因素,教育工作者应正视现实,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孩子们提高适应性和免疫力,增强对性诱因的抵抗力。强调人是具有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动物。
加强纪律教育预防早恋
学校的纪律教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防止早恋方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早恋是被明令禁止的。应该创造舆论环境,倡导互相监督的风气。
实践证明,虽然早恋初期的情感难以抑制,但终大多在师长们的劝说疏导下或在实践中碰壁后能够中止。因为早恋多出于好奇心或逆反心理,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础,因此中止早恋并不意味着“留下心灵创伤”。
儿童用药误区与注意事项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但错误地使用药物也可能导致新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发育中的儿童。
不应随意给孩子使用退热药。发热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年轻的父母不应一看到孩子发热就立即使用退热药。因为这样做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在孩子发热时,应首先查明原因再进行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使用退热药。但对于高热情况,可在治疗基础上使用退热药并采用物理降温法。
滥用也是常见的误区。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常规使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
同时要注意避免一病多药的情况。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互相作用抵消疗效并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与维生素的正确补充
许多家长认为多给孩子服用补品可以增强体质。但事实上没有医学指导的补品往往弊大于利。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多多益善。过量或长期服用某些维生素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因此应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选择。
夏季儿童保健常识
衣着方面要为孩子选择轻快、柔软、易洗涤且能吸汗的衣服。化纤衣料不宜做夏装。
喝冷饮是夏季的常见习惯但要注意适量。过多的冷饮摄入对孩子的牙齿不利并可能影响其智力发展。
适当的冷饮可以消暑解渴但要适时饮用并注意不要在饱食后或剧烈运动后立即饮用。
喝冷饮需谨慎
过多的糖分摄入对牙齿并不友好,容易导致龋齿。而人工合成色素可能会干扰神经传递信息,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影响。孩子喝冷饮要适量,特别是在玩耍后满头大汗时不要马上喝。饭后一小时或午睡后适量饮用淡盐水、绿豆汤、西瓜等是更好的选择。
睡眠充足助成长
孩子一天需要约10小时的睡眠时间,应让他们单独在小床上入睡。卧室要保持凉爽,空气流通。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孩子睡着后应立即关掉。使用电风扇时,好使用摇头模式,避免直接对着孩子吹。
洗澡注意事项
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夏天容易出汗,因此需要经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每天可洗1至2次澡,但不宜超过3次。过多地洗澡或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都会对皮肤造成损害。
科学膳食保健康
夏季孩子易出汗,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丢失也增加。应多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口味要清淡易消化,并注意干稀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色、香味多样化,以增加食欲,保证身体健康。
夏日生活指南
一、少喝饮料多喝水。各种饮料含有较多糖分及电解质,过多摄入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好多喝白开水以补充水分。
二、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日炎热孩子易上火,但孩子生长发育期对营养需求大,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营养障碍。夏季饮食应多样化,应补充鲜鱼、鲜肉、鲜蛋、猪肝等。
三、饮食不宜过凉。夏季各种瓜果较多,如进食过多生冷瓜果凉菜,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四、大汗后不宜冲冷水澡。大汗后如用冷水洗澡会使毛孔迅速闭合、血管快速收缩影响机体功能。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过久会影响醒后孩子的精神。
六、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使用空调的房间因空气不流通会使孩子在冷而干燥空气中时间过久,导致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下降。
对于孩子弱视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弱视是指眼睛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0.8。孩子弱视可能是视神经发育迟缓、斜视、屈光参差、形觉剥夺等因素导致的。常用的矫正方法包括配镜、遮盖、压抑疗法、功能训练、视觉多维训练系统以及补充视力营养法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视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训练,以提升孩子的视力。其中,视觉多维训练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与视觉功能,还可以进行轻度斜视的矫治,帮助斜视手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