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美美眼科 > 价格活动 > 眼科医院院感科工作总结大揭秘:如何全方位守护医疗安全?

眼科医院院感科工作总结大揭秘:如何全方位守护医疗安全?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郁湾 上传提供

发布: 286 评论

年份 工作内容 取得成绩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及未来计划
2017年 1. 加强院感相关知识学习(手卫生培训、医院废物管理、职业暴露规范处理、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流程等)。2. 熟悉各项眼科操作流程,特别是治疗室硬件更换等感染管理工作。3. 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完善医疗废物回收登记表。 术后感染明显减少,有效将医院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 - 1. 进行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工作监测。2. 加强院感意识、工作人员知识培训及考核。3. 规范无菌操作技术流程。4. 更优质地完善加强学习眼科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保存。5. 熟悉眼科各项操作流程。6. 大力开展耳鼻喉工作的同时,加强完善各项院感工作。
20xx年 1. 完成科室分流和搬迁。2. 强化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3. 完成全年医疗任务,接诊门诊病员6000余人次,收入住院病员1500余人次,创收350万元,完成经济收入任务约180余万元,开展手术20xx余例。4. 健全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习法规,参与相关活动,规范医护人员医疗行为。 顺利完成科室搬迁,物品、器械无损坏,搬迁安置和日常工作两不误;全科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为医院安全医疗奠定基础;规范医护人员医疗行为,保证正常医疗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 -
2023年 1. 采取院感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等。2.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3. 对所有眼科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4.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5. 完成对所有眼科病房和手术室的消毒工作。 1. 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2. 确保手术安全和环境清洁卫生。3. 解决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环境清洁消毒不及时等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 完善感染防控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5.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6. 提升患者安全意识。 1. 感染防控仍有漏洞,手术室、检查室等重点区域清洁消毒不彻底,医疗废弃物处理不规范。2. 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手卫生执行不到位,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程序需进一步规范。3. 患者安全教育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1. 持续优化感染防控措施,全面评估,建立监督机制,制定针对性优化措施。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奖惩机制。3. 提升患者安全意识和参与度,建立反馈机制,提供防护用品,加强患者教育。
2024年 1. 完善管理体系,调整充实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制定各科院感管理制度,定期召开会议。2. 组织全院职工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制度。3. 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4.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改造储备室,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严格交接,重新设计回收登记本,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5. 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开展大扫除,进行灭蟑螂工作,改变用餐习惯,院感领导小组进行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6. 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制定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分组学习等形式,进行现场提问、实际操作考核和知识试卷考核。 1. 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及时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3. 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全院采样合格率99.4。4. 使医疗废物管理更符合实际,减少污染和医务人员受伤害机会。5. 促使院内感染管理达到较高水平。6. 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 -
日常工作 每日:感控病例监测;感控风险指标监测(发热、腹泻、甲流、新冠);抗菌药物监测;耐药菌监测;不定期下科室、门急诊督导;对ICU进行三管监测分析。每周:科室会议/业务学习;重点科室督导检查。每月:全院科室及门急诊督导检查至少一次;质控指标收集上报工作(包括院感病例、耐药菌、三管一切口、抗菌药物相关指标);卫健委上报30张表;抗菌药物病例点评;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反馈感控相关各项工作简报;培训至少一次。每季度:上报抗菌药物相关指标;全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随机:院里、卫健委、市级质控中心布置工作。 掌握相关感染率数据,如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2.55‰,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为0.58‰,深静脉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 - -
院感防控工作 工作目标:降低眼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和医疗质量。工作内容:制定并完善眼科医院感染防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眼科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和考核;定期开展眼科医院感染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控策略: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建立患者筛查机制;制定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院感防控培训;对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测;优化诊疗流程。 1. 眼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往年明显降低。2. 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3. 患者就医安全和医疗质量得到有效保障。4. 患者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安全得到保障。 - -
眼科诊疗工作 诊疗流程:接待与登记,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初步检查,进行视力、眼压等基础检查;诊断与治疗,根据初步检查结果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随访与复查,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质量控制:确保眼科诊疗设备齐全、先进;确保眼科医生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资质;制定并执行眼科诊疗规范和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诊疗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 可统计全年眼科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定期调查患者满意度,评估随访效果,以评估治疗效果、医疗水平、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断完善诊疗服务体系。 - -
院感培训工作 根据眼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时间、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责的医务人员,确定培训对象,确保培训覆盖全体相关人员。 - - -

术语解释: - 医院感染: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 - 三管监测:对ICU患者的尿管、深静脉置管、呼吸机使用情况及相关感染率进行监测。 - 标准预防措施:要求所有医务人员遵守手卫生规则,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等。

眼科医院院感科工作总结大揭秘:如何全方位守护医疗安全?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