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和发展具有一系列的规律性,比如学走路方面,从独站到独走再到步态稳定,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时间节点。但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期,是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时期。这个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面临着内外环境巨大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尚不成熟,容易患病。新生儿期的保健特别重要,要注意保温、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方面的问题。
在婴儿期,也就是从1个月到满3周岁之前,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减缓。婴幼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智能发育也更加突出。此时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同时注意营养摄入和消化问题。
学龄前期是从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的时期。体格发育速度再次减慢,但智能发育更为完善。应注重培养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
抱婴儿的学问也很重要。瑞典精神病学家波格伦博士指出,抱婴儿的位置可能会影响婴儿的发育和父母的体验。大多数父母会习惯将婴儿抱在左侧,这样做可以让婴儿更安静,体重增加更快,发育更好。
当小儿走路迟缓时,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或肌肉关节疾病导致的。此时家长需要从医学角度考虑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荧光棒和激光电筒等玩具虽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其存在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忽视。荧光棒中的成分和激光电筒的激光都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孩子玩耍这些玩具时需要慎重。
人生中,身体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从胎儿四个月开始到出生后的年,是生长发育的个关键期。接着,青春发育早期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女孩比男孩大约早两年进入这个阶段。
在胎儿期,身长在4-6个月时增长快,约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左右;体重在7-9个月时增长迅速,超过正常新生儿体重的2/3。这些都是一生中增长快的阶段。出生后,虽然增长速度减缓,但在年中,身长增长约20-25厘米,体重增加约6-7千克,是出生后生长快的一年。
到了两岁后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逐渐稳定并保持相对平衡。平均每年身高增长4-5厘米,体重增加约1.5-2千克。青春期开始后,生长速度再次加快。男孩的增幅通常大于女孩。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生长速度快的阶段之一。
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时间上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根据各组织器官的不同生长发育时间进程,全身各系统可以归纳为四类不同的生长模式。一般型包括肌肉、骨骼、主要脏器等,生长模式和身高、体重基本相同。神经系统型只有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出现在胎儿期至6岁前。淋巴系统型在出生后的前10年生长迅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萎缩。生殖系统型在青春期的生长突增开始后迅猛生长,并通过分泌性促进机体的全面发育成熟。
机体的发育既不平衡又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适应。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相对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一旦受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表现出强烈的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倾向。
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例如,从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是脑细胞数量大量增加的脑组织生长关键期。此时若发生严重的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现象,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会急剧减慢,即使后来进行干预,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青春期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早恋现象在当前比较普遍和严重。早恋的客观原因是性刺激的信息量大量增加,主观原因是早恋者的心理结构存在缺陷。需要进行理想、人生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理解恋爱和性的含义,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珍惜青春时光,追求健康、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早恋
理想是对未来追求和向往的形象;人生观是对人生价值的看法。思春期人生观正在形成,理想正在确立,正是教育的好时光。他们一旦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自己奋斗的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储备生活的力量。这时,纵有性意识的蠢动,也能克制。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收到求爱字条)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每天都头昏脑胀,象丢了魂似的……爱,我们是有理由得到的,因为我们还很年轻。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之后,我们需要的是成熟的思虑,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想大厦的落成。"
第二、进行性知识、社会道德教育。
性知识的教育应和社会道德教育结合进行。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侧重教育内容。12~16岁,进行有关思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使他们对性发育有个正确认识;16~18岁,可简略介绍一些性知识,使他们正确对待异性和爱情;18岁以上,可引导他们认真思考未来的婚姻和家庭问题。对性意识进行诱导和性道德教育。社会的不良因素要求严格查禁堵绝是不可能的,我们应面对现实,进行诱导,使他们提高适应性和免疫力,增强对性诱因的抗拒力和自觉抑制力;认识到人不是动物,必须接受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制约。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防患于未然。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不允许恋爱。要造成舆论,互相监督。要抓苗头,实践说明,早恋虽然一开始往往压抑不住爱恋的情感,但终大多在师长们的劝说疏导,或自己在实践中碰了壁,受了挫折后能中止早恋关系。因为早恋多出自好奇心或逆反心理,无甚感情基础,所以中止早恋并不意味着"留下心灵创伤"。对他们与社会青年之间的早恋,因为社会青年有生活经历,人情世故亦丰富,且具有经济条件,比较棘手,家庭和学校尤其要注意防范和妥善处理。
儿童用药的误区
药是治病的,但也能导致疾病,特别是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错误的用药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
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退热药
退热药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孩子一有病就发热,而其它症状不显,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发热成了孩子有病的信号。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热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事业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被确诊。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动不动就给退热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
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滥用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以及药物的浪费。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一病多药
孩子患一种病,家长往往多种药物齐头并进。殊不知,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体弱与补药
喝冷饮需谨慎
过多摄入糖分对牙齿不利,易引发龋齿。人工合成色素可能会影响神经传递信息,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潜在影响。冷饮过量会使孩子食欲减退,甚至导致营养不良。适量冷饮可以消暑解渴,但需选择合适时机,如饭后一小时或午睡后饮用。少量淡盐水、绿豆汤、西瓜也有益。
睡眠充足助成长
孩子每天需要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应单独在小床上睡眠。卧室要凉爽,空气流通。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孩子睡着后应立即关闭。使用电风扇时,好选择摇头模式,开低速档,避免直接对着孩子吹,以防着凉。
洗澡讲究度
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夏天易出汗,应经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每天可洗1至2次澡,不宜超过3次。过多地洗澡和使用碱性强的肥皂均对皮肤有损害。
膳食营养要丰富
夏天孩子出汗多,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丢失也增加。应多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口味要清淡易消化,并注意干稀搭配、少油腻、多吃蔬菜水果。
注意事项需牢记
一、少喝饮料多喝水,多喝白开水以补充水分。
二、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应注意营养平衡,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三、饮食不宜过凉,以免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四、大汗后不宜冲冷水澡,以免身体受凉。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醒后的精神状态。
六、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呼吸道和消化道抵抗力下降。
近视眼的成因与防治
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尤其是高度近视。发育过度也可能导致近视。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更容易出现近视,尤其是青少年。近视眼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眼镜进行矫正。建议定期去眼镜店或医院测试视力,以确保准确度。如果不戴眼镜,视物模糊会导致视疲劳。平时应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适当休息以缓解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