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详情 |
---|---|
胸外科王俊 | 基本信息:男,1963 年 11 月生,汉族,河南省淮滨县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
教育背景:1989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外科学硕士学位 | |
工作经历:1989 - 1990 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2000 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 |
学术成就:先后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梅奥中心等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在中国早系统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引领我国胸外科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完成早期肺癌的系列创新研究,研创适合国人特点的肺癌胸腔镜手术技术,建立肺癌微创诊疗体系并在全国普及,推动肺癌早诊早治;开创了绝大多数胸腔镜手术在中国的例,发明“王氏技术”,开展中国首例电视纵隔镜手术、例肺气肿肺减容手术、例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等;1992 年创立中国新学科——电视胸腔镜和胸部微创外科 | |
荣誉与资助:1995 年获得联盟 ICRETT 奖学金;2007 年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 |
社会兼职: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卫生健康委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及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 |
科技成果应用:2024 年 5 月 13 日,在王俊院士、李运主任和周足力教授指导下,高健医功实施首例利用 Apple Vision Pro 辅助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标志该创新性空间计算设备在胸腔镜手术领域应用,其先进显示技术辅助手术医生,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 |
学术报告:2024 年 4 月 25 日至 29 日,在中关村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专题报告中,介绍基于肺癌手术智能辅助模块研发探索,并阐述关于未来医疗科技的思考与实践 | |
医院发展贡献:所在医院 2024 年全体教职员工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色,医疗业务数据创新高,科研创新成果斐然,教学工作获佳绩,党建引领下管理和服务提升,院区环境改善 | |
Apple Vision Pro 设备特点:混合现实设备,融合增强现实 AR 和虚拟现实 VR 技术,运行全球空间操作系统 visionOS,用户通过手势、眼睛或语音操作,无需额外控制器或硬件,内置 3D 相机,可拍摄深度照片和 3D 视频 | |
中关村论坛情况:2024 中关村论坛年会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和北京市共同主办,来自 100 多个和地区、150 余家外国政府部门和组织机构等受邀参会,上百位专家、上千名演讲嘉宾围绕科技创新相关议题分享交流 | |
手术智能辅助模块:源于临床真实需求,融合人工智能实现技术迭代升级,可拓展到多学科领域手术辅助,为医生和医学生培养提供新路径与模式 | |
胸腔镜手术发展:王俊在胸腔镜手术领域有开创性贡献,从早开展相关手术到新技术应用,推动了该领域发展,Apple Vision Pro 的应用是新的突破 | |
眼科王俊 | 基本信息:眼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
教育背景:2001 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 | |
工作经历:曾到欧洲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医学院眼科、广州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北京大学眼科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进修 | |
专业技能:通过眼科医师考试视光学科目;擅长白内障、泪器疾病、青光眼、葡萄膜炎、眼眶病眼肿瘤、斜弱视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及复杂白内障手术、抗青光眼手术、泪道、眼眶眼肿瘤、斜弱视等眼科手术,泪道微创手术技术醇熟,已实施泪道微创手术近千例 | |
社会兼职:广西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眶病眼整形学组组员 | |
公益活动:2014 年作为“健康快车”项目驻车医师参与白内障手术实施 | |
医院关联:桂林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可能存在信息表述不准确,但从文章可推测与眼科工作相关 | |
眼科医师表彰活动:2024 年“朗视界 沐光明”寻找美眼科医师活动总结会在哈尔滨召开,多位医师获不同荣誉,该活动弘扬眼科医师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激励更多医生投身眼健康事业 | |
眼科医师群体精神:获评医师代表整个眼科医师群体精神风貌,激励更多医师为眼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 |
青光眼治疗研究 | 研究一:观察 Bevacizumab 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或前部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31 例(31 眼)患者接受治疗,部分患者术后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不同时间点平均眼压有变化,部分患者视力提高,部分眼压稳定或经治疗后稳定 |
研究二:回顾性研究 Avastin 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将 73 例(73 眼)患者分为 A、B 两组,A 组联合治疗,B 组仅行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术后随访 6 个月,A 组虹膜新生血管减少、消失情况优于 B 组,A 组各时间点眼压控制好于 B 组 | |
治疗意义:两种研究中的治疗方法对改善视网膜缺血状态、降低眼压有积极作用,且并发症少,为青光眼治疗提供参考 | |
眼压单位换算:1 kPa = 7.5 mmHg |
备注:文中存在两位名为王俊的医生,一位在胸外科领域有卓越成就,另一位专注于眼科工作。此外,文中关于眼科王俊关联桂林第二人民医院表述可能存在信息误差。在青光眼治疗研究中,不同药物联合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术语解释: -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现代微创胸外科手术技术,通过胸腔镜及相关器械进行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王氏技术:王俊发明的肺癌胸腔镜手术新技术,适合国人特点。 - 混合现实设备:融合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设备,能将数字世界与真实世界融合。 - 空间操作系统:如 visionOS,是支持混合现实设备运行,实现自然直观交互的操作系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难治性青光眼,伴有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形成。 - 视网膜光凝:通过激光对视网膜进行光凝治疗,用于治疗多种视网膜疾病。 - 巩膜外冷凝:一种眼科手术方法,通过对巩膜外进行冷凝来治疗某些眼部疾病。 - 房角:眼球内的一个结构,与眼压调节等生理功能相关。 -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反映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的指标,对评估眼部健康和手术耐受性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