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具体信息 |
---|---|
深圳市眼科医院 | 成立时间:1983年 |
地理位置:深圳市福田区 | |
医院性质:深圳市卫生局直属、市属公立眼科专科医院,现代化眼病防治专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 | |
历史沿革:2002年成为暨南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联合眼病研究中心;是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在地 | |
教学地位:是暨南大学、湖北中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多家高校硕博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培养、教学基地 | |
专家资源:汇集一批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和“深圳名医”;技术骨干含自美国、日本等学成回国专家和国内医学高校眼科学者;有眼科博士后2名,博士15名,硕士22名,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3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余名,获中国名医百强榜医生4名 | |
重点专科:广东省特色专科 - 青光眼专科;深圳市重点学科 - 眼外伤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 中医眼科;另有眼表疾病专科、白内障专科、眼底病专科、玻璃体视网膜专科、斜视及小儿眼科专科、视光学专科、眼整形眼肿瘤专科等共计11个专科 | |
仪器设备:陆续引进先进水平眼科医疗设备,如分辨率达3 - 6µm以上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 | |
交通方式:可乘坐地铁3号线到达;也可乘坐31、32、101、102、103等公交车到达附近 | |
建设发展:从一期开放200张床位到增设100张床位,解决病床超负荷和科教用房面积不足问题,提高综合科研能力,朝着国内的现代化眼科防治专科医院发展 | |
合作院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眼科视光学院等多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 |
排名情况:2025年深圳眼科医院排名中表现出色,是深圳市的三级甲等市属眼科专科医院,在眼病防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 |
鹰瞳科技相关 | 产品推出:4月12日,在第24届眼科和视光学术年会上,鹰瞳科技(02251.HK)推出新一代产品——AFC100(2.0),一款专为人工智能眼底影像分析设计研发的全自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 |
技术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学习数百万张视网膜照片,请数百位眼科专家进行交叉标注,构建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对视网膜等影像进行图像分割、特征提取 | |
政策利好:11月25日,医保局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列入立项指南,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加速推动中国AI医疗发展,AI医学影像领域迎来新变革 | |
常见眼科手术 | 全飞秒手术:优点 - 无痛、无瓣、微创、术后视力高清;切口小,保留大部分角膜神经,术后干眼概率低;无需制作角膜瓣,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好。缺点 - 矫正范围有限,度数较高、角膜较薄和角膜形态不规则患者不能做 |
半飞秒手术:优点 - 术中全程无刀,角膜瓣更薄更光滑,嵌入式结构更准确;矫正范围更广,对角膜厚度要求低;配合蔡司角膜地形图技术引导,可个性化矫正。缺点 - 切口较大(20mm左右),术后干眼概率比全飞秒高;需制作角膜瓣,存在角膜瓣移位风险(概率低) | |
全激光手术:优点 - 无需制作角膜瓣,避免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表层切削,保留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手术过程无需对眼球负压吸引,轻松舒适。缺点 - 术后不适感明显,恢复、用药时间长;恢复过程易出现角膜HZAE(黑子),前期需防控紫外线,常到院复查 | |
ICL晶体植入:优点 - 在保留原有晶体基础上植入人工晶体,保持原有晶体调节能力,具有可逆性,术后视力能达或超视力,视野范围增大,视功能更完善。缺点 - 相比角膜屈光手术,是内眼手术 | |
其他深圳眼科医院 | 深圳友华普惠眼科:在2025年深圳眼科医院排名前列,在义眼相关技术等方面取得不错成果 |
深圳爱尔西柚眼科门诊部:2025年深圳眼科重点排名榜单成员,为患者提供专业眼科医疗服务 | |
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1980年成立,现拥有25位医生(三位正高级,七位副高级,七位主治医师),常规开展眼底内科、外科,白内障,青光眼等多个亚专科,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医院占地面积167708平方米,建筑面积353041平方米,开放床位3043张,在岗员工众多,其中具有高级职称971余人;2020年出院病人和诊疗人次数量可观,2017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并被评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眼科 | 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眼视光学中心,配备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手术显微镜、德国进口全飞秒激光机等先进硬件设施和德国罗兰眼电生理检查系统等先进诊疗设备,拥有高水平、高素质医护团队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在眼科领域底蕴深厚、声誉,汇聚众多眼科专家,在眼科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方面国内,擅长复杂视网膜疾病治疗 |
术语解释: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设备,可用于检查视网膜层间结构,分辨率达3 - 6µm以上,能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眼部细微结构,辅助诊断多种眼科疾病。 - 多层卷积神经网络:一种深度学习模型,鹰瞳科技利用它对视网膜影像进行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等操作,通过学习大量由眼科专家标注的视网膜照片数据,来实现对眼部疾病的智能诊断。 - ICL晶体植入:是一种眼内屈光手术,在保留患者自身晶状体的基础上,将带有一定屈光矫正度数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 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指角膜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维持其正常形态和功能的能力。在眼科手术中,保留较好的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助于术后视力的稳定和眼部健康。 - 角膜瓣:在一些角膜屈光手术(如半飞秒手术)中,通过特定技术制作的一片角膜组织,用于掀开后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以矫正视力。但角膜瓣的制作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风险,如角膜瓣移位等。 -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如眼底影像)进行分析和诊断,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意见,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医保局将其列入立项指南并设立扩展项,意味着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政策支持和认可。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文中指利用人工智能在医疗、视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